近日
省选派办部署开展
全省第九批选派村百个发展典型案例
评选活动
其中
郊区有两个发展典型案例入选

今日推出
大通镇金华村驻村工作队入选案例
“小发展”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郊区大通镇金华村村域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组,共计1150户3016人。2024年6月以来,全省第九批选派干部市应急管理局程千子、区司法局吴惠兰扎根基层,积极配合村“两委”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发展新突破。
“精准画像”摸家底,把准乡村发展“脉搏”。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企业负责人、村组干部等深入座谈交流,摸排全村耕地、山林、水域情况,走访44家村内企业,全面掌握村情底数,细致听取各方发展建议,聚焦村民“所思所想所盼”,精准定位工作着力点与突破口,为后续工作规划及发展思路筑牢坚实根基。
“项目引擎”强动能,点燃集体经济“引擎”。驻村工作队秉持“大小项目齐抓、机遇主动争抢”的工作理念,围绕产业发展、资源盘活、环境改善精准发力。重点深耕生姜产业,申请项目资金50万元支持佘家贡姜厂扩大规模,推动延伸产业链、优化深加工,助推产业从“单点种植”向“集聚成势”转变。创新“党建+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村集体收入从2023年的14.1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82.23万元,增长幅度超480%。全面激活农旅潜力,坚持“原生态保护优先、文化价值凸显”原则,在保留郎村古村落原有肌理上升级设计,完整呈现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改造后吸引上万名游客游玩参观,工作队顺势推动农家餐饮民宿发展,直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数十万元,实现“文化保护”与“民生增收”双向共赢。全力盘活闲置资源,激活到期的郎冲畈水库,利用祝村闲置土地招商引入铜陵市开明墙体材料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租金11万元,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协同村委会向上争取资金34.5万元,投入祝村道路硬化改造、章村水塘改造等项目,改善村民出行与居住条件。
“村规民约”聚合力,绘就乡村善治“图景”。驻村工作队创新治理思路,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村规民约深度融合,以“软约束”激活基层治理“硬效能”。持续守好生态底色,把“守护生态”这一传统共识写入村规民约,现如今村内粉白黄花海与错落农舍相映成趣,水塘水库清澈碧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心涵养乡风亮色,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村民志愿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服务群众、游客近百次,将个人“文明小气候”汇聚成乡村“文明大氛围”。扎实夯实自治本色,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工作队主动引导村民通过“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数十次,有效守护乡村安宁稳定,切实提升推窗见绿、出门赏景的幸福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