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党建综合
铜陵郊区安铜办移风易俗孕育乡风文明“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3-02-13 被阅览数: 次 来源:安铜办

WPS图片(1).jpeg

郊区安铜办旗星村大洼村民组自娱自乐举办移风易俗闹元宵文艺晚会

    近日,郊区安铜办旗星村大洼村民组村民自娱自乐举办了“二十大精神进农家 移风易俗闹元宵”文艺晚会。村民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甜美的歌声赞美文明乡村新气象、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广大村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精神面貌。

WPS图片(1).jpeg

安铜办召开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

    移风易俗“育”文明。“以前村里红白事都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近年来,牧岭村重新修订《牧岭村了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大整治违规滥办酒席的力度,约束村民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革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广大村民自觉实行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唱响文明新风正气。”在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该村党总支书记说道。

    近几年,铜陵郊区安铜办党工委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平台,通过“一约四会”、家风家训、乡贤文化、打造“孝廉安铜、好人之乡”为特色品牌等形式多样的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改变村民观念,革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加大整治违规滥办酒席的力度,约束村民行为,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孕育美丽乡村幸福花。

image.png

牧岭村村规民约

    一约四会“约”文明。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针对出现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成立德高望重的老村干部、老党员、老为理事会成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重新制定村规民约,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规范婚丧嫁娶、人情往来,依法进行村民自治。2022年两委换届之后,及时调整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及时吸收了退下来两委干部加入“一约四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破除陈规陋习,规范民俗行为,树文明乡风。

image.png

乡土教材《安铜家风家训家教读本》首发式

image.png

铜陵市第二届文明家庭韩爱红分享家风故事

    家风传唱“孕”文明。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所依托本地特有文化资源,从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现代最美人物家风故事和祠堂、族谱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上寻根,将本土优秀家规、家训、家风进行搜集和梳理,编印出版安徽省首个乡土教材《安铜家风家训家教读本》。坚持立足本土文化,用本土人物,讲本土故事,写本土作品,原创了情景剧《苍劲的小树苗》、黄梅歌舞《家风家训》《孝廉颂》《文明家风代代传》等具有安铜本土特色的家风文化精品。打造建设马鞍社区家风家训广场、旗星村家风文化墙牧岭村传育立行广场、牧岭村传育立行走廊、旗星村家风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打造安铜安风模式,让优良家风浸润每个人的心灵,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育乡风。

image.png

安铜办移风易俗文化墙

    乡愁民俗“塑”文明。乡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优秀家风基因,积淀于乡村土壤之中。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乡贤名人推介会、致乡贤一封信、微信祝福拜年等形式多样凝聚乡贤活动,踏寻德高望重乡贤名人,放大他们“忠孝仁善义”等优秀品质,助力家乡发展,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通过挖掘民俗文化,从民间中故事整理“第一碗鱼汤敬老人”“一难众人助”“一逝百家帮”等民俗文化,移风易俗,教化乡间邻里;通过发挥乡贤协调冲突、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教化美俗、改良世道人心、改善村容村貌及村民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一约四会” 制度,依法治理民俗行为,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教化文明行为。

image.png

“孝廉安铜欢迎您”公益小品

    孝廉和鸣“种”文明。孝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明“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割不断的情感纽带、抹不去的乡愁记忆。近年来,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从传统文化中传承和挖掘孝廉文化资源、创新和拓展孝廉文化内涵。先后建成孝廉文化园、孝廉文化公园、全民阅读点“孝廉读吧”、孝廉文化馆、孝道文化长廊等一批孝廉特色文化景点和场所在,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有效手段,开展孝廉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六进”活动,通过开展“百家女走百家门”“十佳孝心”“孝道红黑榜”“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活动,打造了“孝廉安铜、好人之乡”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办树立讲孝廉、践孝廉、尽孝廉观念,养成常说孝廉话、常做孝廉事、常怀孝廉心的好习惯,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推动孝廉文化建设的常态化,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孝廉文化熏陶。

image.png

安铜好人文化长廊

    好人之乡“树”文明。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注重挖掘淬炼“好人文化”的价值内涵,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通过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选、我学习、我争当好人活动。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踏寻“身边好人”,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平民英雄、道德标杆;通过礼遇好人,创新表彰关爱帮扶机制,传递了好人有好报、行善不吃亏的价值导向。在只用7000多人口小乡镇,先后评选出2名中国好人,2名安徽好人,11名铜陵好人,30多名郊区好人,身边好人好事如泉涌,誉为好人之乡。

image.png

原创黄梅歌舞《家风家训颂》在牧岭村演出

    以文化人“唱”文明。该办党工委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把乡规民约与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发挥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充分利用春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把乡规民约融入其中,开展民俗展演、非物质文化传承、自编自演黄梅戏《和谐礼让美名扬》《家风家训颂》《孝廉赞》《四赞孝道》《忠厚传家久》等展示安铜本土民俗特色文艺节目,用身边人讲身边人故事,用身边人演身边人事迹,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引领文明新风尚。(陈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