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党建综合
铜陵市郊区:“三措并举”建强基层党校主阵地 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22 被阅览数: 次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铜陵市郊区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聚焦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提升与发展需要,通过在规范化建设、多元化教学、长效化运行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建强基层党校体系,着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实现规范运行“全链条”。整合资源实现阵地“全覆盖”。对标“六有”建设标准,全面统筹区域资源,各乡镇办和园区坚持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充分整合提升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乡镇会议室等场所功能,打造成集教学、研讨、活动于一体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做到全区基层党校全覆盖。优化管理明确“责任链”。高度重视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明确由各乡镇办党(工)委书记亲自担任校长,党(工)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副校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基层党校的高效管理和有序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完善制度“促规范”。坚持用制度管校、按规章办事,研究制定涵盖《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学员考勤与管理办法》《考核评价与反馈制度》等在内的6项核心规章制度,以制度管校,确保基层党校规范运行。


  聚焦需求、创新形式,打造多元培训“立体课堂”。郊区紧扣“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积极推动教学资源、形式和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特色现场教学点。依托区内红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一红一绿”实训线路,“红”即以陈瑶湖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路线,开发《鲁生的选择》等微党课;“绿”则为围绕白姜等特色产业,在大院村设立“田间课堂”,由科技特派员和“田秀才”现场讲授种植技术、电商销售技巧,推动学用深度融合。拓展“线上+线下”教学矩阵。线下课堂实施“课堂+实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实地观摩等提升培训质效。线上依托远教站点、“安徽党员大课堂”和郊区“连心桥”平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课程、红色教育课程和榜样学习,拓展党员学习教育覆盖面和灵活性。实施“精准滴灌”课程计划。围绕区委年度重点任务和基层短板,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党性+能力”课程菜单。2025年课程涵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应急处突演练等专题,由乡镇领导、部门骨干、业务能手和外来专家联合授课,推动培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今年以来乡镇办基层党校开展培训34期,参训人员达2700人次。


  强化保障、优化队伍,注入长效运行“动力源”。精准指导“促提升”。建立区级联系服务基层党校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各教学点,围绕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业务支持。主动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开展专项指导和评审把关,帮助基层党校提升教学培训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确保办学方向不偏、教学质量不降。盘活资源“优师资”。坚持“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标准,建立由优秀党校教师、领导干部、榜样人物和“土专家”组成的区级共享“悦江师资库”。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更新讲师名单,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进行培养,目前师资库共有讲师130名。稳定投入“固根本”。落实经费保障,将基层党校工作经费纳入乡镇办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专项经费标准、拨付流程和使用范围,确保基层党校“有钱办事”、正常运转、持续发展。